清雍正时期为时虽然短暂,但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政府财力雄厚,国内外市场活跃,制瓷工艺突飞猛进,雍正时期的青花瓷,无论造型和装饰,都可以用一个“秀”字来概括,清代雍正粉彩瓷器是中国陶瓷的一颗明珠,具有胎细釉润、笔意俊秀、色彩明艳、格调清雅的艺术特色。由于色料和彩绘工艺的变化,雍正粉彩不同于现代粉彩。但是,现代研究古陶瓷的部分重要著作对雍正粉彩的工艺特征记述颇值得商榷。另外雍正粉彩花卉的形态相似中国画的“没骨花”,近人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云:“雍正花卉纯属恽派,没骨之妙可以上拟徐熙,草虫尤奕奕有神。”当代论瓷者大多引以为据,著述传播,影响深远。本文就以上相关问题作一简要分析和比照研究。
近年来,藏品想送至北京翰海,北京保利,可询一五三,期五是七,九七三一。雍正粉彩瓷的市场行情一直居高不下,价格可谓一年一个样。据统计,2011年拍卖市场上,共有23件雍正官窑瓷器的成交价格超过千万元,品种有粉彩、黄地青花、霁蓝釉、炉钧釉、青花、天蓝釉等,其中以粉彩瓷的数量为多。
大清雍正时期粉彩瓷器的艺术成就有多高?
粉彩瓷出现在康熙晚期,是在五彩瓷的基础上,受珐琅彩的直接影响而创烧的新品种,它以绚丽夺目的色彩、温文尔雅的韵味、融汇出迎合清代社会习俗的装饰效果。粉彩瓷有以下这些特点:第—,在含铅的玻璃质中引进了砷元素,发明了“玻璃白”,用“玻璃白”打底,使得各种彩料有深浅浓淡乃至乳浊柔和的变化;第二,使用进口的彩料,色泽淡雅柔和,清逸艳丽;第三,使用芸香油调色,所以色彩柔和清丽,有柔软之感;第四,一般在700℃-750℃左右的窑炉中烧成,由于烧造温度比较低,故又有“软彩”之称。
粉彩瓷在雍正、乾隆朝达到鼎盛,《陶雅》中称赞“粉彩以雍正朝为美,后无来者,鲜艳夺目”。雍正粉彩瓷的呈色丰富多变,色泽明亮柔丽,彩料浓淡自然,粉质感强,鲜嫩璀璨,清雅秀美。在一件器物上用色达二十多种,同一种颜色又有浓淡深浅及阴阳向背之分,并且以油料调色,讲究彩料的层次变化,画面粉润柔和,突出画面的阴阳浓淡,富有立体感。以传统题材为主,流行缠枝花卉纹、花鸟纹、人物纹、山水纹等图案,布局不满密,显得意境悠远。画面雅致宜人,而且谐音“蝠”(福)、“鹿”(禄)的图案亦多见,在花卉之间经常配以草虫等。装饰手法多样,流行“过枝”的画法,即盘、碗的图案从器身到器盖,或从器里到器外连续彩绘而成,常见有桃果、菊花、牡丹等过枝图案。
大清雍正时期粉彩瓷器的艺术成就有多高?
《陶成纪事碑记》中列举仿古创新产品57种,其中有“一洋彩器皿,新仿西洋珐琅画法,人物、山水、花卉、翎毛,无不精细入神。”“西洋珐琅画法”是指有别于传统金属胎画珐琅的瓷胎画珐琅的彩绘技法。“无不精细入神”是瓷胎画珐琅的艺术风格。《陶冶图说·圆琢洋彩》云:“五彩绘画摹仿西洋,故曰洋彩。”粉彩的彩绘工艺分为描绘(画)和填色(填)两步骤。描绘是根据装饰内容和形式的不同粉本,画工笔画(现代有写意)或图案。画完后填色。《陶冶图说·圆琢洋彩》又云:“其调色之法有三:一用芸香油,一用胶水,一用清水。盖油色便于渲染,胶水所调便于榻抹,而清水之色便于堆填也。”粉彩的各种色料性质不同,彩绘的景物不同,艺术要求不同,而用不同的液体调色。
大清雍正时期粉彩瓷器的艺术成就有多高?
藏品想送北京翰海可咨询
一用芸香油调色便于渲染。主要用于胶体状的胭脂红彩绘。在画面的轮廓线内,平而匀地填一层洋白色。再将胭脂红填在画面的深色部位,用洗染笔蘸油将色料洗染开来,末端红料渐淡直至消失,露出白底色,达到由深到浅、过渡自然的艺术效果,如雍正粉彩牡丹蜜蜂图碗。也有在洋白色料上用洋黄色洗染或纯用洋白色的,如雍正粉彩牡丹图瓶。还有用胭脂红与洋绿在同一景物的两处分别洗染,中间有洋白底色过渡,如雍正粉彩五蝠寿桃图碗(图3)上的桃实。洋白色料中所含的砷有乳浊作用,经750℃烤烧后产生粉润感,烘托胭脂红更为凝厚而柔和。
第—种借鉴了珐琅彩彩绘工艺。它是在画面需要选用胭脂红、黄色等色料在白色上进行洗染,以达到更佳的艺术效果时而采用的。后来,发展到用“玻璃白”填底色,粉彩“净色”(包括胭脂红、黄色)洗染的工艺,如现代粉彩玉堂富贵图瓶。但也有很多山水画以及花鸟、人物画不选用“净色”着色,也就不要“玻璃白”填底色。笔者认为,运用粉彩色料和工艺表现中国画艺术特色和装饰性图案的彩绘都属粉彩。如有名的乾隆粉彩百鹿尊,笔者试用彩绘新工艺创作的粉彩苍山云海图瓶。
雍正粉彩还有一种彩绘工艺独特的所谓“没骨”花卉,旧时俗称“雍正彩”。如粉彩折枝花卉图碗,底款为青花双圈楷书“大清雍正年制”,书写工谨,为典型官窑款。画面上的花瓣与叶片都无轮廓线,每瓣花瓣之间留有极细的空隙,胭脂红色彩颇凝厚,叶片平填大绿或水绿色,花瓣、叶片明暗变化不大。相同工艺和风格的还有粉彩牡丹海棠图碗。
这类作品是在器物上定好图稿后,用植物性颜色代替珠明料勾勒花叶轮廓,在轮廓线内填绘彩料(一般都选用胭脂红稍掺洋白,不覆盖轮廓线),烤烧后,色料凝固在瓷胎上,而轮廓线挥发不见痕迹。画面好像是不用勾勒,全用色料绘成的“没骨花”。另外可以发现,雍正青花瓷器拍卖大有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架势,尽管第—名6799万元的地位还没有被撼动,但成交价排行榜上的数字屡屡被刷新,2004年时一件雍正青花五蝠九桃纹橄榄瓶以1170.8万元即可占据雍正青花拍卖纪录头把交椅多年,7年过去了,如今至高价也几乎涨了7倍。究其原因主要是御制瓷器及工艺品一向是工艺水平的表现,雍正皇帝对瓷器的喜好与要求,更是助长了工艺水平的发展。雍正御制瓷器做工精致,选料考究,绘工细腻,布局生动,工匠们更是不惜人力、物力对其进行打造,一直可遇而不可求,并且有一定的保值价值。当精品的御制瓷器及工艺品出现在市场上的时候,它们就会为世界各地藏家追捧。因此,尽管2011年秋拍中雍正青花乃至整个瓷器市场整体表现平平,但其市场价格并不会出现下跌。整个瓷器市场也不是出现萎缩,而是更加趋于精品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对于有计划投资瓷器收藏的人来说是一个入市的好时机,如同股票,如果在低潮的时候能看到某些股票背后的潜力,它会反弹更快一些,当然买像雍正官窑这种精品是安全、保障的方法。
3.雍正粉彩的艺术特色和风格。第—,用笔
大清雍正时期粉彩瓷器的艺术成就有多高?
俊秀多变,仿雍正珐琅彩的艺术特色。藏品可送北京翰海可询一伍三七伍是七,九七三一。如珐琅彩芍药雉鸡图瓶,吸收了清院体花鸟画的营养。雍正粉彩改变了景德镇瓷器传统五彩用笔古拙、画笔料色浓重、平填色块的画风,如康熙五彩花鸟图瓶。用笔有轻重徐疾之别,线条或流畅飘逸,或顿挫起伏,表现出各种景物的不同特征。画牡丹,用刚劲的笔法画木本枝干,粗糙皱皮质感。用流利柔和的线条勾勒花瓣,表现花朵舒展、翻转、顾盼的姿态。第二,笔法精妙入微。如粉彩团花蝶图碗,高7厘米,口径14.6厘米,碗外壁绘五组团花蝶图。每组图绘在一个直径约5厘米的圆形中,彩蝶双翅的花纹、触须,精细逼真,填色也细腻、匀净,达到柔和婉丽的效果。第三,设色明艳丰富。
画牡丹花选用胭脂红、矾红、洋黄、洋白、洋绿等色,经洗染产生各种色相、色调,描绘了魏紫、姚黄、崑山夜光等品种,或富丽、或清雅,极尽牡丹之色、光、态、韵。严谨的彩绘工艺程序、娴熟的彩绘技巧,配合生动的绘画笔意和丰富的色料,将装饰性(景德镇俗称“采”或“做工”)与绘画性融汇在一起,形成雍正粉彩秀雅柔丽的彩绘风格。
综上所述,雍正粉彩的特征是:多种色料含砷(乳浊剂),经烤烧产生粉润柔和感;借鉴了珐琅彩瓷彩绘技法并摹拟其艺术风格(雍正珐琅彩艺术特色源于中国绘画,另著文专述),是格调高雅的瓷画工艺品。
长期以来,人们忽视了雍正粉彩的陶瓷装饰性和工艺特征,彰显其绘画性的艺术效果,把雍正粉彩花卉与“没骨花”绘画等同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