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板画既是瓷又是画,它是陶瓷艺术摆脱纯工艺装饰,融入文人绘画而形成的陶瓷门类。在漫长的制瓷历史当中,瓷板的发展非常的缓慢,因为就当是的技术而言瓷板的烧制相对很困难,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明代中期,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瓷板画,清中期,随着清代瓷艺的迅猛发展,当时的瓷画艺人致力于把纸绢上的中国画移植到瓷器上,瓷板画受到人们的青睐,成为重要的商品瓷,并逐渐走向兴盛。
以当时的嵌瓷屏风为例,无论是围屏、插屏还是挂屏,常镶嵌装饰意味浓厚的瓷板画。其品种包括青花、青花釉里红、五彩等,绘画、纹饰内容涉及面也很广泛,如人物、山水、花卉吉祥图案等,几乎无所不包。
以画入瓷绘画艺术和陶瓷艺术的结合
毕伯涛鹰瓷板画
明清两朝重视景德镇陶瓷生产,集中全国的人才和物力,保征了官窑景德镇陶瓷的质量,在景德镇陶瓷的胎体精细、釉质润净、制作规整、品种多样,特别是颜色釉瓷的精细讲究,可以说达到了历史上的境地,促进了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发展。湖南电视台《东方寻宝》报名:一三一四二零二二零五五但是,由于官家的统治,又扼杀了景德镇陶瓷艺术家个性的张扬和发挥,成为了中国景德镇陶瓷艺术发展的桎梏。景德镇人才辈出,随着清朝国力的衰败,御窑厂的衰落,一批出类拔萃的优异民间陶瓷艺术家异军突起,珠山八友就是其中技艺超群的代表人物。珠山八友当时的名称是“月圆会”,就是御窑厂停烧以後部份流落到民间的粉彩和瓷版画的高手。这里的“八友”分别是:王琦、王大凡、汪野亭、邓碧珊、毕伯涛、何许人、程意亭、刘雨岑。
以画入瓷绘画艺术和陶瓷艺术的结合
民国王琦“木兰从军”瓷板画
从古至今,瓷板画之所以绵延不衰,似陈酒越久越香,究其原因,主要有六:
其一,瓷板画具有瓷板平整光洁之美,便于陶艺家以瓷当纸,随意挥毫,充分发挥作者的绘画天才,充分展示瓷画的审美意境。
其二,瓷板画便于表现中国画的神韵和意味,符合中国人传统的审美习惯和审美趣味。山水瓷板画其构图、线条、色彩、意境,均吸收了传统国画的画风,又烙上现代山水画的印记。
其三,瓷板画是陶瓷艺术家汲取中国传统绘画精髓,表达东方审美理想的重要载体之一,而且这种表达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因为瓷板画与纸绢画相比,它的材料物理和化学性能稳定,不怕潮湿,不怕霉变,只要不撞击便不会损坏。此外,瓷板画的色彩,无论是釉下青花、釉里红、高温颜色釉,还是釉上粉彩、古彩、墨彩,色彩鲜艳,不会因日晒水浸而变色,便于收藏。
其四,瓷板画样式多样,除了常见的长方形、正方形外,还有圆形、椭圆形、扇形、鸡心形、叶形等等,便于家居装饰,既可独立成体挂于客厅、书房,又可作家具的镶嵌之饰,或制成插屏或围屏等。
其五,瓷板画迎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当代瓷板画风格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既可满足人们崇尚古典美的需要,又可适合人们追求现代时尚的口味。
其六,瓷板画是现代环境设计的重要样式,可根据建筑物的装饰需要,面积可大可小,大则如山迎立,小则细赏。当今社会,现代瓷板画已成为家庭环境布置的艺术品之一
以画入瓷绘画艺术和陶瓷艺术的结合
民国程意亭“前程似锦”瓷板画
鉴赏瓷板画时要注意“六看”:一看瓷板是否平整,凡瓷板中间拱起或歪斜者,均属次品。二看瓷板表面是否光洁,凡表面有缩釉、黑斑者,均属次品。三看瓷板是否完整,凡轻敲声音闷哑有裂缝者,均属次品。四看瓷板画面是否整洁,凡画面有釉色脱落或被抹擦痕迹者,均属次品。五看瓷板画意是否精美,凡粗制滥造者,均属次品。六看瓷板画烧制工艺是否到位,凡窑变不佳、发色暗灰者,均属次品。瓷板画需考虑瓷板、胎釉、上色以及画法技巧,如果做工精良,字体潇洒,流畅,一气呵成,这样的作品往往是大家风范,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