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皇帝朱厚照在位16年,是明代近300年历史中能闹腾的一位皇帝,也是一位昏庸、荒唐、不正常的皇帝。朱厚照即帝位后,曾下令翌年改元以后暂停景德镇御器厂烧造瓷器两年,但不久即恢复烧造。正德十五年,正德皇帝遣太监尹辅前往饶州烧造瓷器,工部因正德十四年所发生“宸濠之乱”曾给江西民众带来很大灾难,遂建议暂免差官前往督造,但正德皇帝对该建议未予采纳。这说明正德皇帝对瓷器烧造也感兴趣。正德朝是明代景德镇御窑瓷器发展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转折点,主要表现在逐渐摆脱了成化、弘治朝御窑瓷器胎体轻薄、造型较少、装饰疏朗等特点,而变得器物胎体趋于厚重、造型逐渐增多、装饰偏向繁缛等。正德朝御窑瓷器品种多达20多个,少于成化朝,但多于弘治朝,其中尤以孔雀绿釉青花、素三彩、孔雀绿釉瓷等取得的成就高、受人注目,堪称傲视明代御窑瓷器的名品。正德御窑瓷器在装饰上的显著特点是大量使用阿拉伯文、波斯文作为装饰。以八思巴文署四字年款(意为“至正年制”)亦为明代各朝御窑瓷器上所仅见,呈现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正德朝御窑瓷器上文化符号,成为古瓷研究热衷探讨的一个话题。
北京故宫藏正德青花出戟瓶
更有趣的是,在目前存世的以阿拉伯文、波斯文为装饰的正德青花瓷器中,器物类别主要以碗、盘、罐为主,另有香炉、插屏、烛台、笔山、盖盒等日常生活用具,功能上多符合中国人的生活习惯,与同时期官窑瓷器造型基本相同。
明正德瓷器上的阿拉伯、波斯文字多被书写在菱形或正方形开光体构图内部,以使所书写的伊斯兰教教义醒目突出。此类器物中,为典型的是收藏于英国大维德基金会的明正德青花插屏,器形呈长方形,座与器物连为一体。插屏两面均以缠枝花承托一个大的圆形内套菱形开光,内书阿拉伯文字可译为真主说一切清真寺都是真主的,故你们应当祈祷真主而不要祈祷任何物,当真主的仆人起来祈祷他的时候他们几乎群起而攻之,而你说:我只祈祷我的主,我不以任何物配他。这段文字出自于《古兰经》第七十二章精灵一段。纹饰下部方线框内书有大明正德年制楷款。因而可见得这件青花插屏是属官窑器物与文房四宝同类,放置书案可供欣赏之用。
除正德青花插屏以外,典型的中原风格造型器物还有藏于大维德基金会的正德青花山形笔架、法国集美博物馆收藏的青花砚台。正德青花山形笔架器体为长方形,笔架呈五峰式。通体以青花缠枝花装饰,中间一菱形内套一个正方形开光体,内书阿拉伯文字,译为“笔架”,底部书有大明正德年制楷款。
北京故宫藏正德青花山形五峰笔架
与此造型、纹饰相同的笔架,北京故宫博物院、博物馆均有收藏。法国集美博物馆收藏的正德青花砚台,器物由三部分组成,上部为器盖,中下部为无釉砚面,器身缠枝花纹中间装饰有菱形圆形开光体,内书阿拉伯文、波斯文。砚台器盖上阿拉伯文译为“追求书法上的因为这是存在的关键之一”。四周波斯文汉译为:“科学是无价的长生不老药,愚昧是无可救药的恶魔。”从以上现存的装饰有阿拉伯文、波斯文的正德青花瓷器中可以看出,此类器物与宫廷所用瓷器造型基本相同,且具有中国特色。插屏、砚台、笔山这类文房四宝是典型的中国器物,对于并非以毛笔作为主要书写工具的伊斯兰地区人来说,是毫无用处的。
北京故宫藏正德斗彩出戟瓶
以正德时期带有阿拉伯文字的盘和碗等器物为例,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正德阿拉伯文字菱形开光碗,外壁装饰6个菱形开光,菱形开光内又套一个正方形开光,内书阿拉伯文字,汉译为“接近亲属,传播和平,借给他食物。开光周围间饰梅花纹和如意云头纹,碗心同样为菱形开光内书阿拉伯文字,汉译为感谢真主的恩惠”。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正德青花盘,盘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明正德年制”楷书款,盘心缠枝花纹围成一个菱形开光,内书阿拉伯文字外壁也以缠枝花纹衬托阿拉伯文字装饰汉译为“恩典详在被造物”。这类碗、盘等器物口径一般在20厘米左右,很少见有永宣时期出现的40~50厘米大盘大碗这类适用于伊斯兰地区人们使用的器具。可见正德时期生产的这类青花瓷器并非为销往阿拉伯地区的贸易用瓷,而是正德时期宫廷内部的器物。通过梳理各种史料发现,正德时期之所以生产饰有伊斯兰文字的青花瓷器宫廷御器,与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是分不开的。
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出土正德青花瓷器残器
明正德时期,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影响日趋扩大,明武宗朱厚照曾极力崇尚伊斯兰教他曾对宗教信仰作过如下评论:“儒者之学,虽可以物开物,而不足以穷神知化;佛老之学,似类穷神知化,而不能复命皈真。盖诸教之道,各执一偏,唯清真认主之教,探原于正理。此所以垂万世与天壤久也。”并御制尊主诗曰:“一教玄玄诸教迷,其中奥妙少人知。佛是人修人是佛,不尊真主却尊谁?”可见作为一国之君的正德皇帝对伊斯兰教是极为推崇的。他还曾经下令一系列伊斯兰教中所要遵循的教规,例如禁食猪肉和养猪等等。其实这些规定不是毫无依据的,一方面是因为正德皇帝生于辛亥年,属相肖猪;另外猪字又与明朝朱姓同音,应避讳。但更为主要的原因在于正德皇帝本人深受伊斯兰教的影响。
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出土正德青花瓷器残器
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出土正德青花瓷器残器
历史记载,正德皇帝是一位极为古怪的君王。宫外设豹房,自称“大庆法王”“威武大将军”。这些对封建礼法的反叛,都是他追求生活享乐和刺激的一种方式。
北京故宫藏正德青花烛台
正德皇帝的私人生活与伊斯兰教有着密切的关系他禁止民间畜猪,食猪肉,自起经名妙吉·敖兰纳回回女为妃”等等。他周围有许多心腹之人多为回人,在豹房内为其随驾养豹的官军中也有很多西域后裔,被称为“回鹘队”。
北京故宫藏正德青花圆盖盒
正德皇帝整日沉迷于酒色曾召都督吕佑宗将擅长西域舞的女子进献进京,常在豹房内观其舞蹈通宵达旦。明武宗在内外伊斯兰教的熏染下,便开始热衷伊斯兰教。出于以上历史背景分析,正德时期出现这类以阿拉伯文、波斯文作装饰的青花瓷器并非偶然。由此得知,这些瓷器应多是正德皇帝在宫中的瓷器,而并非贸易以及外交用瓷。
明正德青花折枝花圆形开光纹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碗外壁开光体内书写阿拉伯文译为我们饮了一口大地上的水碗心书写阿拉伯文译为吉庆。底圈足内书大明正德年制”楷书款。
明正德青花圆形开光纹碗,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外壁装饰6个圆形开光,分别书以阿拉伯文,译为政权君王每日在增加兴盛等字,意思为“君王政权,兴盛与日俱增。碗心以阿拉伯文字装饰,译为感谢他的恩惠。
明正德青花仰钟式碗,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外壁以缠枝花衬托阿拉伯文,译为“争取安逸,丢掉烦恼”。碗心书阿拉伯文,译为“善的报酬能不是善吗?”底部书“大明正德年制”楷书款。
明正德青花七孔花插,英国大英博物馆收藏。两侧有圆形开光体,内书阿拉伯文译为啊!愿真主保佑其国安全,保佑其子孙后代,器底书正德年款。